很多媽媽都知道初生寶寶會因為生理的原因溢奶或吐奶。但是真的碰到自己的寶寶吐奶,往往既緊張又心疼,不知所措。
識別寶寶溢奶和吐奶 :
1. 溢奶:是指餵奶後隨即有1至2口奶水從胃部回流嘴裡,再從嬰兒嘴邊溢出。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溢奶會自然消失。
2. 吐奶:也是新生寶寶常見的現象,是由於消化道和其他有關臟腑器官受到某些異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經反射性動作,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地從嘴裡、甚至鼻子裡湧出的。
寶寶吐奶的原因 :
1. 新生寶寶胃容量小,而且胃的入口賁門括約肌發育未成熟、較為鬆弛,而出口的幽門括約肌發育良好,較緊張,形成出口緊入口松,奶水容易回流至食道,引起嘔吐。
2. 餵養和護理不當,如餵奶次數及量過多,或用奶瓶餵奶時橡膠奶頭孔眼過大,致嬰兒吸奶過急,都容易引起嬰兒吐奶。
3. 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嬰兒吐奶,如食道和胃腸道的先天畸形、腸梗塞等。寶寶患腦膜炎、敗血症和其他感染也可以引起較劇烈和頻繁的吐奶。
如何防止寶寶吐奶 :
1. 掌握每次奶量 : 為了防止寶寶吐奶,媽媽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辦法,就是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適當增加。
2. 飯後不宜仰臥 : 餵奶後,最好把寶寶豎抱在身上20至30分鐘,不要急著把寶寶平放在床上。或把寶寶放在床上時,先讓寶寶側臥半小時,然後再改為仰臥。
3. 需要拍背掃風 : 給寶寶餵完奶後,把寶寶坐在媽媽的大腿上,或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寶寶通過掃風排出吃奶時吸進胃裏的空氣,一般輕拍5至10分鐘左右便可以了。
4. 正確餵奶姿勢 : 新手媽媽們給寶寶餵奶時,一定要把寶寶抱在懷裡,好讓寶寶的身體與水平線處於45°角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就會自然地流入小腸,這樣就會大大減少吐奶的機會。
寶寶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寶寶補充奶水,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奶後1小時左右,才给寶寶一點點白開水,再嘗試给寶寶餵奶,甚至把餵奶推遲至下一餐。因為寶寶吐奶後,要给予寶寶腸胃充份休息。
寶寶異常吐奶 :
1. 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送寶寶進醫院檢查了。
2. 如寶寶以牛乳嬰兒配方餵哺,在餵進配方奶粉的數小時內,便發生嘔吐或腹瀉,而這些症狀在終止牛奶配方奶粉餵哺後便自動停止的話,寶寶便可能是對牛奶過敏。爸媽可請教 醫護人員,為寶寶選擇特別配方奶粉, 以舒緩寶寶吃奶後嘔吐情況。